logo

专家热议《同一屋檐下》,热话题、冷思考启发青年价值观

更新时间:2021-03-22

3月20日,由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主办的综艺节目《同一屋檐下》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专家学者、平台及主创代表以及媒体等围绕该作品的创作模式、内容立意、社会效益进行品评,就“剧式综艺”这一全新创作形态以及节目对当代青年群体的观察等展开进一步研讨,共同为综艺节目创作沉淀经验心得、推动综艺创作行业的良性发展。会议由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会长李海明主持。

 合照.jpg

《同一屋檐下》是由优酷出品、蓝天下传媒集团及旗下旗鱼传媒联合呈现的纪实性追更式综艺,关注当下都市青年的生活样态,内容视角、辐射范围和探讨议题开阔且多元,基于对年轻群体的深刻洞察,点出了其情感生活、年轻焦虑、职场工作等方面经历的共性困惑,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节目自上线优酷以来备受关注,其模式创新、创作品质和价值立意更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

 陈芳.jpg

“剧式综艺”透见现实,书写当代都市青年图鉴

 

在年轻群体之间,婚恋情感、社交生活、职场事业等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议题,近年来有不少创作者和播出平台基于此推出了一系列观察类综艺节目,“真人秀+演播室”的节目模式也成为了大小荧屏上的一道风景。而优酷所打造的《同一屋檐下》除了聚焦共性问题之外,还通过六位职业、性格、成长经历和人生阶段各异的节目嘉宾,有针对性地为面对成长困惑的都市青年给出不同的启迪。

 程阳.jpg

会上,《同一屋檐下》优酷内容监制程阳表示,“我们做这部作品有自己的初心,就是想去回应和关切当下年轻人最关心的事情。”她回忆,为了找到最具代表性的嘉宾,也为了呈现最佳的节目效果,整个团队用了一百多天的时间,“用最笨的办法干了一件最长情的事”。不同于以往同类型节目,《同一屋檐下》在形式上也力求创新和独树一帜。程阳说,“我们去掉满屏花字,只是想要返璞归真,回到最早做节目的样态,通过深挖人物背后的真实,将空间留给观众,让他们能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情绪氛围里、进入到与他们相关的故事里”。

 高贵武.jpg

但是,实现节目形式上的创新并不容易,需要面对的是诸多客观现实的制约和限制。蓝天下传媒集团总裁、《同一屋檐下》总策划章碧珍认为,“创新是制作方的生命线,《同一屋檐下》真正形成了一种‘观看驱动力’,这是这部作品在创作上的用心所在。”

 关玲.jpg

《同一屋檐下》总导演黄斌也在现场总结了这部作品的“创作之道”:全景记录素人真实生活的纪录片式拍摄、实时预判和精准抓拍嘉宾真实反应的电视剧化创作、在尊重真情实感基础上精心设计的场景架构、强调极致故事性的后期剪辑等。“我们所有的目标都是希望记录嘉宾的真实反应”,他认为,《同一屋檐下》通过这一系列创作技法力求打造“都市青年图鉴”,“用开放式剧情发展和观众建立纽带,和观众达成故事上的共述、情感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共振。”在他眼中,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带来了“剧式综艺”的创作新思路,而这,“可能是未来综艺发展的新方向”。

 何天平.jpg

制作团队的用心不仅仅“圈粉”了荧屏之外的观众,更得到了节目嘉宾的好评和肯定。来到研讨会现场的节目嘉宾李行表示,“我发现节目很像一个大型的心理学实验,一开始会有很多不适应,但是节目组总是帮我梳理当下的状况,这是我人生中很少做的事情,不过这也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情。”此外,他还说,“这个节目的真实让我大吃一惊,更让我没有预期地遇到了很多开心的事情,学习到了很多,收获到了很多。”

 黄斌.jpg

用真实传递启示,沉淀热话题下的冷思考

 

《同一屋檐下》的节目创意,源于制作团队对近两年兴起的“空巢青年”现象的洞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大都市打拼的年轻人成了“独居”主力。这一新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怎样的集体行症候成为了《同一屋檐下》试图去探索的问题。而正是对这一问题以及背后原由的聚焦和探讨,构成了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

 冷凇.jpg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俞虹肯定了《同一屋檐下》的社会价值。在她看来,这部作品恰到好处好处地将当下的“热话题”进行“冷思考”,站在文艺创作者的角度剖析这些话题背后的社会心理症候,在复杂现实中去伪存真,不仅找到了“真问题”,更给出了有意义的“好思路”,并在观众的互动反馈中完成了生成了自身的独特价值。此外,俞虹还特别指出《同一屋檐下》的艺术特色,包括节目嘉宾所体现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内容和话题呈现的个性和普遍性,以及剧情故事和情节脉络的悬念和规则等。她鼓励这部作品打开视野,关注更多都市群体的当下生活,“这个作品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样本,持续做下去还有更多的可能空间”。

 李春利.jpg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认为,节目对于生活态的倾向更加接近普通人的细碎生活,并且在细节之中体现了成长的主题。“以合作的房子为舞台,在平凡中发现美好,让‘深入生活’变成‘置身生活’,这些感动和美好感染了很多观众”,在她看来,“《同一屋檐下》走出了庸俗化套路,节目挖掘的一系列主题都具有可贵的延续性,让生活中的小光亮变成了大火花,让我们看到了创作的‘无限可能’。”

 李海明.jpg

在《中国电视》高级编辑陈芳看来,《同一屋檐下》有着非常坚实的现实根基,与当下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同频共振,贴近年轻人的生存状态,提出了共享生活、分享生活的理念。此外,她还指出,“剧式真人秀的全新模式折射了创作团队的思考,这种剧情化、故事化、影视化但又不失纪实感的拍摄,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和学习的优秀案例。”

 李行.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指出,人物个性的差异定位、矛盾冲突的自然发生、爱情场景化营造、正向观点输出以及故事化叙事等形成了《同一屋檐下》不同于其他真人秀综艺节目的亮丽底色。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认为,“这部作品是真人秀节目融入现实主义表达之中的一次革新,引领了当下真人秀节目的结构性创新,是面向观众的‘真情秀’,也是都市年轻人的‘同一课堂’。”

 杨乘虎.jpg

突破创作瓶颈,做技术先行者和模式破局者

 

一段时间以来,观察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内容与形式大同小异,同类型题材创作已然进入疲态,如何打破创作瓶颈成为行业共同面对的重要命题。《同一屋檐下》则打出了“首档周更剧式养成综艺”的概念,通过融合综艺、剧集、纪录片等多类型题材创作模式的方式给出了不一样的“解题思路”。

 俞虹.jpg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关玲表示自己被《同一屋檐下》深深吸引了,“这种剧情式的真人秀用很多有趣的细节将观众代入其中,这种剧集与综艺相互融合式的新尝试值得肯定。”她认为,《同一屋檐下》还是运用新技术的“先行者”,技术上的实验和形式上的突破同样是这部作品带给行业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章碧珍.jpg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贵武则用品质优、手法新、情感真总结了《同一屋檐下》的成功之处。“这部作品抓住了观众的眼睛,更击中了年轻人的内心世界,满足了都市年轻人对美好都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还认为,“在创作上,《同一屋檐下》不仅打破了既有的创作规则,呈现出很多的可能性,这让内容始终能够扣人心弦,成为让观众能看下去、想看下去的关键。”

 

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乘虎看来,《同一屋檐下》的探索体现了一种综艺典型样态的创新价值。在他看来,这部是一部有趣的作品,充满这情趣、妙趣和生趣,其把生活的刻度和故事主线进行了很好的结合,“让我们看到了理想化的都市生活,也揭开并回应了理想生活之下的现实问题”。

 

“当下很多青年观察类节目都说自己在聚焦当下年轻人,但其实观察的是想象中的年轻人,以及他们如何谈想象中的恋爱”,在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何天平看来,《同一屋檐下》形成了对年轻社群的进一步洞察,是“真正以年轻人之名、能够关照到他们内心世界的优质创新”。《同一屋檐下》对于现实的反映“生猛且有力”,不同背景的嘉宾揭示了年轻群体的多样性,还通过对话机制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通过去说教化的方式呈递年轻观众眼前,让他们“都能在这些生活细节中产生共鸣与深思”。

 

截至目前,《同一屋檐下》在抖音上的波量超过30亿+,微博主话题阅读量达6.6亿,获得全网热搜400多个,目前,《同一屋檐下》仍在优酷热播中,每周三中午12点更新,嘉宾们的经历也不断调动着观众的情绪,随着故事的发展,将有不少惊喜迭出。








责任编辑:刘琰熙